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第五届“一带一路”与亚洲佛教文化国际论坛线

来源:世界宗教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2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、中国宗教学会主办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承办。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(记者 李晗雪)第五届“一带一路”与亚洲

 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、中国宗教学会主办,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承办。

 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(记者 李晗雪)第五届“一带一路”与亚洲佛教文化国际论坛暨八思巴思想学术研讨会18日在线上举行。60余名来自国内高校及敦煌研究院、故宫博物院、中国佛教协会等机构的中国学者及12名来自日本、蒙古国、尼泊尔等国的国际学者应邀与会。

  会议闭幕式上,嘉木扬·凯朝致辞说,各国与会专家学者对各自国家的佛教研究发展概况、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及友好交流等,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有益的探索、挖掘与分析。与会者的发言秉承为友好往来做贡献的精神,担起了以佛教文化为桥梁和黄金纽带的重任。

  随后,郑筱筠、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教授立川武藏、日本同朋大学教授安藤弥、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刘成有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主任嘉木扬·凯朝分别作主旨报告。学者们从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文明交流互鉴、推动近代中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亚洲佛教学者、八思巴与汉藏佛教交流等主题,研讨了佛教文化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和发展。

  当天分论坛中,与会学者围绕“一带一路”与亚洲佛教、八思巴专题研究、关公专题研究、宗教艺术专题研究等四个专题进行发言讨论。

本文转自:中国新闻网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、中国宗教学会会长郑筱筠代表主办方作开幕致辞。她表示,本次论坛的举办再次聚焦“一带一路”与亚洲佛教,旨在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入研讨,阐释亚洲佛教文化交流、发展的历史机制和规律,以史为鉴,开创未来。论坛力求以“一带一路”视域下的佛教文化研究为交流纽带,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,进一步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实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交往交融。


文章来源:《世界宗教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zj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20/440.html



上一篇:读书 | 《世界历史的动力》:反思历史本身以及
下一篇:脸书被指煽动印度宗教仇恨,美媒:只是它在全

世界宗教研究投稿 | 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| 世界宗教研究版面费 | 世界宗教研究论文发表 | 世界宗教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世界宗教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